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电子银行

在目前的移动支付市场中,二维码技术已经成 ...

  • 0
在目前的移动支付市场中,二维码技术已经成熟,NFC才初露曙光。在二者技术上各有优劣的情况下,银联对“闪付”的推广也许会是NFC即将崛起的一个信号。

移动支付发展这几年,二维码与NFC的口水战一直不断。在国内,二维码的发展在近几年可谓是顺风顺水,特别是微信支付宝的应用之后。而NFC的发展,业界用的最多的词是“惨绝人寰”来形容,产业链长不说,也缺乏杀手级应用。但在这两年,NFC的发展也开始有些眉目,利益难以权衡,但终有权衡的一天,能引发冲突的,最后都能找到各自的平衡点。最可怕的,不是一个产业链利益冲突多,而是没有利益冲突。在观察几年之后,二维码与NFC或许正面竞争在近期才转正拉开序幕。

二维码与NFC的优劣难定:许许多多的媒体分析过二维码与NFC的优劣。在安全层面上,二维码要逊于NFC。在支付体验上,NFC也比二维码更加便捷。硬件要求方面,二维码在任何智能手机上,都可以使用,而NFC要求较高,这也是NFC最大的软肋,硬件缺乏。

4413.jpg


但在笔者看来,这都是因产品形态不同,而略有不同。从产品层面,进行单纯的技术对比,不太合适。在支付宝和微信的线下大战中,二维码支付的体验已经非常好。超市支付,呼出应用,挑出二维码,超市扫码枪扫描付款。一般小额,不需要输入密码。而在最近的银联“闪付”62活动中,联机“闪付”需要输入密码。从这个层面来说,笔者觉得二维码比具有NFC血统的“闪付”体验更佳,毕竟键入密码这个操作是非常损耗体验度的,而且很容易输错密码。

在安全方面,二维码容易复制,而且缺乏唯一性。而NFC,有SE的情况下安全性无可厚非,但是随着HCE的发展,NFC的安全性也是堪忧。一时二维码和NFC到底谁更加安全,视产品和支付场景等方面,也很难说。此外,Tokenization最近成为了热点技术,最初万事达和Visa是配合Apple Pay的出现,提升安全性。但是Tokenization不仅限于此,将卡信息做二次加密,而后应用在支付场景中确保安全性,有些支付人士认为,Tokenization技术很可能引发一场卡组织的格局洗牌。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观点,是否真的会出现产业大变革,不是本文讨论重点。

Tokenization确保了HCE更加安全,在前不久,沃达丰进行了一次技术创新。将Tokenization技术应用在NFC-SIM卡方案当中,Token储存在SIM卡中。苹果是储存在手机内的SE当中,HCE一般是储存在手机系统,而不是SE。所以Tokenization是可变的技术,在未来,Tokenization很可能跟二维码进行结合,进一步提升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

综述,二维码与NFC只不过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最直接的来说,NFC方式是更加的便捷一些。但是结合到产品当中,许多原因影响着安全性和便捷性。所以单纯的对二维码和NFC进行对比,没有太大意义。
苏州的周

写了 250 篇文章,拥有财富 844,被 4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苏州的周

发表于 2015-7-13 07:56:11

二维码与NFC的现状:二维码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成熟期,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将二维码应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且二维码成为了许多支付APP的标配,连一直推行NFC的银联,也是在银联钱包中加入了简单的收付款二维码按钮。线下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正在各行各业进行二维码支付的普及,虽然POS一直是二维码支付的软肋,但是互联网POS的兴起,让二维码生态圈更加丰满。两个互联网巨头进行了数轮的优惠活动,让二维码支付深入人心,二维码支付对线下的侵占将不断升级。

8415.jpg


反观NFC,从前几年的“惨绝人寰”变成了现在的“初露曙光”。在在2013年左右,国内运营商开始对NFC投入比较大精力,不仅仅是国内,欧美地区甚至一些东南亚小国,运营商都开始尝试NFC支付,以逃脱管道化的命运。特别是美国三大运营商的ISIS(后改为Softcard),双城试点以及全美推行,都给全球的NFC支付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不过一路走来,运营商的NFC-SIM卡方案,似乎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市场认可,随着谷歌发布HCE,和苹果发布Apple Pay,运营商的NFC-SIM卡方案已经沦落到不尴不尬的绝地。

进,市场已经不认可,退,已投入的大笔资金付之东流。Softcard的被收购似乎为全球的运营商预演了NFC-SIM卡的悲情结局。

不考虑运营商NFC支付的情况下,个人认为,到现在,NFC已经划分成两个流派。一个是以HCE为代表,没有SE储存,利益主导为银行。另一个是Apple Pay为代表,拥有SE,手机厂商主导。其他NFC应用,比如卡类的充值查询,都是在强化NFC的生态圈,增加消费者的用户粘度。HCE,国内工行已经首开,随后地方银行潍坊银行也推出HCE,大小银行先后推出此类服务,可以预见,作为一种更新的支付方式,HCE在国内将很快遍地开花,银行为代表的HCE支付,将成为NFC支付的一大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苏州的周

发表于 2015-7-13 07:56:23

此外笔者获得的消息称,银联的银联钱包也将加入HCE功能,很快将发布。银联在推行服务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不能与银行的手机钱包金融服务相冲突,所以未来银联加入HCE之后,是否会产生与银行之间的冲突,很难预料。就现在而言,工行已经开通HCE,如果银联钱包也开通,消费者是用一银万联的银联钱包HCE,还是宇宙独大的工行HCE呢?也许,银联可以考虑将HCE作为一个基础平台设施向所有银行开放,与银行一起见证HCE的发展呢?

手机厂商方面,苹果的Apple Pay还没有进入国内,但是应该也是迟早的事。谷歌发布的Android Pay,推进了NFC支付在安卓平台的普及,但是手机厂商各怀鬼胎,Android Pay并没有给手机厂商带来一些利益,甚至损害了其利益,可能比较难推行。当然,手机厂商也不会放弃苹果做榜,带来的机遇。凭借对硬件的掌控,与银行合作推出手机钱包服务打入NFC支付行业,以此增加用户的粘度。魅族Mpay,华为荣耀钱包等,玩支付,手机厂商跃跃欲试。

9492.jpg


当然,读者可以将上面两段当成废话,因为NFC支付,当然可以分为有SE和没有SE两个阵容。游离在这两个阵容之间的,还有卡组织(国内就是银联)、一卡通公司(岭南通之类),笔者更喜欢将银联归结到银行系,而一卡通公司,其实更多是NFC支付服务提供者打通的一个环节,比如和包,比如支付宝未来公交。好像国内,还没有哪个城市一卡通公司推出了自己运营的NFC支付服务,NFC充值和拍卡支付不算。

而后是尚没有成为主流的互联网巨头NFC支付服务,支付宝的未来公交计划虽然前段时间沸沸扬扬,但现在基本没什么声音,没有数据反馈,所以笔者仅仅怀疑推行情况,暂时不列入NFC支付主流。微信前段时间加入了NFC的阵容,开通公交卡服务入口,但也是刚起声色,暂时难以判断未来是否是腾讯发展的重点。至于各类NFC拍卡支付,就不细说了。

NFC支付的表现形式上,已经由单一的NFC手机,向穿戴式设备演化。银联与咕咚的合作,开启了国内穿戴式在金融支付的方面的尝试,估计未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到其中。此外在公交领域,刷刷手环、握奇Sharkey等也开始活跃穿戴式支付在交通领域的市场。

综述:二维码方面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消费者接受度较高,用户规模大,应用丰富,支付体验好,线下支付发展,发展潜力巨大。NFC支付,国内运营商NFC-SIM卡方案在NFC支付市场仍有较大占比,但地位尴尬,呈现衰败趋势。银联以及银行都倡导HCE,银联的入局或产生与银行的冲突,作为卡组织的银联也应该找到自己合适的产业位置,避免和上下游的直接利益冲突。手机厂商苹果入华尚难,Android Pay对手机厂商有利益冲突也难,而国内手机厂商跃跃欲试。互联网公司仍然比较有兴趣进入NFC支付利益圈,或需要比较长时间发展。表现形式方面,穿戴式设备助推NFC支付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苏州的周

发表于 2015-7-13 07:56:34

二维码 VS NFC:在国内,媒体最早渲染二维码与NFC之战的时间是在,2013年年中,中国移动与银联合作,让手机钱包支持“闪付”的同时,中国移动还与北京市政交通合作可以使用NFC手机进行交通票务支付。而后联通和电信加入NFC的战局,对于交通支付的支持可谓是运营商们做的最正确NFC支付拓展。媒体大肆渲染NFC将击败二维码时,却仅仅是停留在吸睛上,并没有对当时的二维码和NFC局势进行深度的报道。

在支付宝和微信的支持下,当时人们对二维码的认知已经算是老幼皆知的地步。而NFC,苹果没有入局,手机厂商也是刚刚开始有旗舰手机支持NFC功能,银联的POS非接触改造规模尚小,受众对NFC的认知即使到现在也没有太好。而二维码,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开始酝酿线下的营销活动,虽然央行暂停了二维码支付,这或多或少有护银联这犊子的成分在,但是这只是推迟了二维码支付的脚步,很快,大规模的线下优惠活动,让大爷大妈也开始用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不过,移动支付网调研发现,没有优惠活动的驱动,二维码支付的使用仍然较少,且年轻人为主要使用人群。二维码支付的推行也仍然路漫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苏州的周

发表于 2015-7-13 07:56:45

反观运营商的NFC支付,除了硬件终端少、银联POS不够多、消费者认知少之外,自身推广也诸多问题,首先是办理流程复杂,而后运营商与银行职责划分模糊,消费者使用中出现问题会出现被踢来踢去的情况,最后是消费者使用引导严重不足。或许连运营商自己都不自信,许多营业厅都没有NFC支付的宣传,也没有听说有支付补贴,连月流量都不能累积到下月的运营商,明显不太适应返利补贴推动用户增长的打法。

不过运营商也不是完全没有补贴政策,中国移动就为手机厂商提供了NFC支持补贴,每台NFC手机30元。但是手机厂商并不会为这30元,而改变自己的手机功能规划。而且30元的补贴计划也很模糊,是手机厂商卖出去补贴30,还是销售员补贴?

至于银联,一直致力于NFC支付的各种尝试,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而NFC-SIM卡在运营商的一厢情愿,和各方的置之不理的情况下,慢慢没落。NFC在此之前,不能在消费者层面对二维码产生正面影响。说的好听,NFC六出祁山意图恢复中原,说的不好听,NFC只能是对二维码进行了几次小规模边境骚扰,不成气候。

4203.jpg


前面洋洋洒洒废话了三千余字,或许现在才是大家关注的:NFC与二维码的战争或许现在才拉开序幕!关键事件笔者觉得是银联的62营销活动。这不是笔者为银联写的一篇赞美稿,且听我慢慢说来。

在“二维码与NFC现状”中,已经对情况有个大概介绍。在NFC支付的历史发展长河当中,国内尚没有大规模的NFC支付补贴活动,而银联的62活动全国性范围进行”闪付”优惠活动,可以说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了“闪付”。正如苹果做的一样,银联并没有让大家去了解什么是NFC,而是宣传如何使用“闪付”。虽然在整个62营销活动中,银联的细节瑕疵非常的多,但银联已经开始重视“闪付”的线下推广活动,并且不断的在改善“闪付”的支付体验,缩小电子现金的使用范围,更加提倡联机交易。笔者还获得另外一个消息是,银联也在近期,与新浪有过一些接触,大伙可以猜想下,银联与新浪如果合作能够有哪些方面的作为。

与此同时,NFC支付服务开始不断增加,诸多银行开始推出HCE方案,穿戴式设备的崛起,也给NFC支付带来了比手机更加方便的载体。而笔者在上文不怎么看好的运营商NFC支付,也或许可以借助银联“闪付”的风,飞一次天,但毕竟有HCE的崛起,运营商的NFC-SIM卡方案,长期难见光明。

不过,在用户为王的时代,运营商如果能解决办理流程麻烦、责任划分不清以及消费者引导等问题,或许还有机会把握前期用户。仍然按现在的体制思维推广,基本等死。此外,上文所说的银联将支持HCE,笔者觉得非常有可能。银联重视闪付,同时也开始重视银联钱包,促进消费者更多的去用卡。加载HCE功能,从消费者层面,可以更好的体验“闪付”,从银联角度来说,HCE是对抗微信和支付宝线下威胁的一大利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苏州的周

发表于 2015-7-13 07:56:58

此外,最近值得关注的一个新闻是,Apple Pay加入了优惠券会员卡功能,新闻本身是苹果。但是对于整个NFC行业来说,笔者认为是比较有深渊意义的。支付宝和微信一直大力发展优惠券功能,但是许多实体店采用的仍然是实体卡,让优惠券和会员卡虚拟化,是手机钱包除了支付最想做的事。长远来说,如果国内NFC支付服务提供者能够通过NFC来实现优惠券和会员卡功能,在支付的同时,自动识别,并完成优惠折扣兑换,那么NFC手机钱包的未来将可能超越二维码。这里不说微信和支付宝,因为在未来,微信和支付宝都可能因为互联网POS的发展,而加入NFC功能。

1413.jpg


金融方面,银联对闪付的重视,银行的积极参与,以及盘活运营商原来的一些用户规模,各个方面都呈现了NFC支付积极的一面。而在其他支付方面,主要是交通支付,穿戴式设备厂商开始与城市一卡通公司合作,最近刷刷手环与岭南通合作,也算是规模较大的合作。也或许是看到了穿戴式设备与支付结合的美好前景,就连一直处于幕后的智能卡厂商握奇也推出了自己的穿戴式设备Sharkey,并且非常牛逼的采用了空中发卡。

而在硬件方面,NFC手机不多一直是NFC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苹果入局之后,Apple Pay的商业模式让安卓手机厂商启发很大,手机厂商对手机钱包的热衷度不断提高,NFC与指纹不敢说立马成为标配,但是这极大的助推了NFC的发展,让手机厂商更热衷于为自己的旗舰手机添加NFC。各类的NFC拍卡服务让消费者更有理由使用NFC手机。

综述:银联62活动助推闪付发展,让NFC更加正面的在消费者层面与二维码展开竞争。此外,未来很大程度会盘活运营商的NFC支付。银行和银联对HCE的热衷,让NFC支付实现更加简单。NFC若是能实现优惠券和会员卡功能,可对二维码造成致命威胁。交通支付,穿戴式设备借助NFC支付开始显神威。所以,NFC与二维码真正意义上的对抗,才刚刚开始。

注:以上NFC,读者也可以用非接触来替代,因为协议不同,真的很多叫法不同,交通卡甚至有Type1、2、3、4等规范,理解成基于13.56MHz频段的支付方式或许更加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