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数字货币

微信变得越来越讲“规则”:2月4日起,微信 ...

  • 0
微信变得越来越讲“规则”:2月4日起,微信关闭了支付宝钱包、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甚至叫车应用Uber的微信分享信息,如果你点击这些APP分享到微信里的链接,会出现无法打开的提示。微信关闭它们似乎“理由充分”:支付宝钱包进行红包营销,网易云音乐与QQ音乐之间有版权纠纷等等,不一而足。

姑且不讨论微信这么经营自己的生态是不是合理,反正只要在微信这个中国最大的移动熟人关系社交网络平台里开发应用或进行营销推广,就必须遵循它制定的“规则”。微信表示自己正在“连接一切”,但第三方在微信平台上能做的事却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比如订阅号一天只能发送有限次数的群发消息,服务号的服务信息推送也要遵循微信的相关规定,商业信息分享更不能过火,否则就有被判定“营销”的危险……

1480.jpg


当然也会有一些例外:比如滴滴打车的红包分享在微信里就从来不会被限制,但前提是你知道腾讯是滴滴打车的股东之一。还比如招商银行的“服务号”比其它的“服务号”总能多一些数据接口与推广权限,前提是你要知道招商银行是微信扶植的“样板服务号”——招商银行花了一笔千万级人民币的预算由微信开发了一整套服务号的完整解决方案,微信自然不可能让它吃亏。
股海沉浮

写了 17 篇文章,拥有财富 101,被 0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股海沉浮

发表于 2015-7-18 08:10:50

所以,招商银行是个例外,但对其它大型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来说,把业务全部押注在微信上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1253.jpg


而来自微信的限制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微信平台的限制。诸如像平安集团这样涵盖了保险、银行和金融三大业务门类数十个服务的大型公众平台来说,最初他们把旗下业务都搬上了微信,然而由于微信的限制,服务却难以优化——比如推送的数量,API接口的类型,以及单个公司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也有规定。其二,微信的产品属性和生态注定了大型服务无法在这个平台上持续成长和繁荣。微信的用户人群大多是互相之间“认识”的熟人关系,而且由于展示空间有限和微信官方对用户体验的要求,一些在其它APP中顺理成章的行为放到微信上其实并不合时宜。比如用户恐怕并不习惯与一个客户经理互加微信好友。而这样一来,不少大型服务提供商想要增加用户粘性,进行信息互通的难度也增大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像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和滴滴打车等互联网服务,都把微信当做服务的提供平台之一,手里的其它服务,比如原生APP开发并没停下。因为在那里,他们没有微信的规则束缚,可发挥的空间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股海沉浮

发表于 2015-7-18 08:11:46

2013年,平安也做过类似尝试,规划了“平安天下通”。它的产品思路仿照微信,建立一个金融类的垂直社交应用。微信的客观限制从一方面促成了这个产品的产生,另一方面又使其拥有了不同于其它的产品规划和升级路径:从企业内部的办公协同工具,到客户和客户经理之间的交流工具,再到如今成为了一个泛金融类的移动社交服务APP。

1245.jpg


而对于平安天下通来说,离开了微信,平安旗下的业务也能在其原生APP中更自由地整合。从功能上说,平安天下通可以让用户管理自己的信用卡、寿险产险等产品,还加入了“问理财”等讨论社区,用户可以在这里直接与理财专家互通有无,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平安天下通的朋友圈里分享理财和金融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通过以兴趣和功能为维度构建的用户关系不仅增加了用户粘性,也便于了信息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股海沉浮

发表于 2015-7-18 08:13:18

其实,平安集团可以算是比较早进驻微信公众平台的一批传统商业机构,旗下负责集团互联网业务的平安科技也早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就开始了互联网服务的开发。平安旗下的子服务在移动端的拓展也选择了原生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并进的方案:一方面用户关注微信平台上平安公众号后,绑定自己的信用卡、车险、寿险等账户,可以实现简单的信息查询和账户操作,并且收到平安相应的推广消息和服务信息;另一方面,由平安科技自己开发的原生APP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深入和完整的服务。

1271.jpg


2014年作为互联网金融爆发之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也曾公开表示过,平安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战略是“社交金融”。“数据安全”这事,还是得靠自己,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