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零售银行

几百年来,瑞士私人银行总有那么一丝神秘色 ...

  • 1
几百年来,瑞士私人银行总有那么一丝神秘色彩,它们低调、专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超高净值人群提供管家式的服务。然而,以“不变应万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日趋严格,新加坡、卢森堡等理财中心的快速崛起以及高端资源争夺战的打响,老牌的瑞士私人银行正经历“转型危机”。

“15年前,在瑞士大约有300家私人银行,而现在活下来的只剩一半。很多小型的、传统的瑞士私人银行已经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也必须寻求变革,能够敏锐地洞察环境变化。过去等客户上门的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现在客户去哪儿,我们的服务就要提供到哪儿。”瑞士最大的私人银行集团瑞士宝盛(JuliusBaer)首席执行官高力达(BorisCollardi)近日在2015瑞士宝盛“新世纪思维峰会”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1000.jpg


瑞士私人银行打破“沉默是金”:在瑞士有这样一句话:要活得舒心,就要活得低调。无论是瑞士的私人银行还是其客户一直秉承低调传统,深知“沉默是金”。然而,这种沉默(保密)在金融危机后逐渐被打破。

2013年,因协助美国客户逃税,瑞士历史最为悠久、成立270多年的Wegelin&Co。私人银行在遭遇美国巨额罚金后黯然倒闭,令整个瑞士银行业震惊。2014年初,迫于海外监管机构施加的压力,又有两家老牌私人银行放弃了长达几世纪之久的“保密协议”,首度公开发布财报。

去年7月1日,《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大部分条款开始生效,更为严苛的财产申报制度令曾经的“避税天堂”——瑞士银行业显得有些被动,作为管理着巨额美元离岸资产,且客户多以“隐秘账户”存在的瑞士银行业,在美国声势浩大的打击海外逃税行动中受到影响最大。

与此同时,新加坡、卢森堡等理财中心利用监管和政策优势,野心勃勃希望从瑞士私人银行分一杯羹。“金融危机后,私人银行业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高力达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前,客户对随时而来的风险有所准备,他们偏向高杠杆、高风险的产品,如对冲基金、私募等较为复杂的低流动性投资;而危机后,客户的风险容忍度在下降,希望更多的透明性,倾向低利润、低波动性、低杠杆率的投资,中国客户也不例外。银行则必须适应客户新的需求。
紫色罗莉

写了 18 篇文章,拥有财富 71,被 0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紫色罗莉

发表于 2015-11-23 23:45:57

中国财富管理尚处“青春期”: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财富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人步入高净值人群行列,这些新财富拥有者对于私人银行的意识与需求在快速提高,而经过金融危机一轮洗牌后活下来的私人银行,也在主动拥抱更广阔的市场。

其中,亚洲作为最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市场,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近日,瑞士宝盛发布报告预测,在2020年,作为瑞士宝盛第二个本土市场的亚洲,财富稳步增长,高资产净值人士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将达至14.5万亿美元,意味在2010年起的10年内增长160%。越来越多的瑞士私人银行也纷纷调整战略,做大规模同时走出去开拓国际在岸业务,维护其自身在全球私人银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1001.jpg


“10年前,我们在亚洲的业务几乎为0,现在亚洲地区的管理资产已经增加至集团总额约25%,我们想把亚洲发展成为第二个本土市场。”高力达说道。瑞士宝盛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日趋成熟、增速逐渐放缓,但预计在2020年中国的高资产净值人士的财富将增长至82496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高达两倍。

在高力达看来,中国的财富管理领域像是刚满18岁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还需要很多年的成长、经验积累。在监管环境方面,他希望能够给财富管理行业更多有力的支撑,“目前开展财富管理业务需要申请三个牌照,希望未来能有所减少”。同时,他认为投资人要认识投资有风险,以及在财富传承过程中,文化差异等问题尚需时日磨合。

与发达国家大部分投资者观念有所不同的是,中国投资者风险承受力更强,习惯于追求短期高收益,投资观念有待进一步完善。“让投资者变成熟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市场中,有涨有跌才是市场本性。投资其实没有绝对的秘诀,关键是要选择一种长期透明的产品,并需要耐心和勤奋。”高力达说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