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网贷研究

IT时报的《借贷宝迷局: “宝友”数千 90%欠 ...

  • 0
IT时报的《借贷宝迷局: “宝友”数千 90%欠债难还》一文,再度将借贷宝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从借贷宝最初推广时的“传销争议”开始,这家企业的公关形象就难言良好,前阵还有月薪15万招聘公关总监的内部说法。这篇引发热议的报道,则再度将借贷宝在科技产业的形象打入谷底。那么,借贷宝真的罪该万死吗?在金融监管愈发严厉情况下?九鼎投资是拥有什么后台,才能罩得住报道中“90%欠债难还”的借贷宝?

5200.jpg

答案可能先要从理解借贷宝的模式说起:其实借贷宝的模式本该是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一股清流的...... 与市场上各种宣称兜底和担保的P2P理财平台不同,借贷宝的模式一开始就很明确:纯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平台,不为借贷人做任何承诺和担保。

而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最核心的风控能力,借贷宝更多以放贷人自风控来实现,这一理念的基础就是“熟人借贷”。借贷宝搭建了与微信等并无本质区别的社交功能,希望用户将自己的社交关系链搬上来,实现熟人与熟人之间的贷款

所以,借贷宝最初瞄准应当是大量在线下进行的民间借贷行为。央行数据显示在今年1-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0万亿元,这个市场确实足够大。如果能通过互联网产品等推动这个市场走向良性,比如用正规可靠的电子合同来规范借贷行为,或者为借贷者提供可靠的催收服务等,其实都是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最初,这个模式中唯一的Bug,其实是在风控环节中,“他们是熟人好友,能不能借给他钱,用户自己最清楚”,我能想象借贷宝当初是怎么阐述这个理念的。个人信贷风控最重要的就是评估借贷人偿还债务的能力,从理论上讲,你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等信息,有时确实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但事实上,用户并非专业的贷款审核人,很难在众多信息中去寻找有效信息去评估对方的信用状况。更何况大家的信息是很不对称。比如,你知道你舅舅家的存款在什么量级吗?或者你知道你工位邻座的同事,其信用卡是否有逾期记录吗?你同事开的奔驰车,有没有车贷?相信大多数人都很难回答。

所以,基于感性的认知,在评估借贷人偿债能力时,其实作用远没有想象中大。再加上,借贷宝后期加入了赚利差功能,核心理念就是用户为自己熟人的信用担保,从自己的熟人处为这个人担保借钱,自己从中赚取一个利差。这时候,借贷宝的“熟人自风控”就从“我判断我同事考拉君能偿债”,变成了“我判断考拉君能担保松鼠君能偿债”,等于让用户用自己的信用去给别人作担保,这个坑就挖大了。

另外在借贷宝模式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借贷宝提供催收服务,根据协议,费用包含在逾期费用当中,也就是说这是强制提供给放款人的服务。这也是借贷宝看得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之一。

Finwise看来,“熟人自风控”理念借贷宝模式中最重要Bug,而且随着赚利差功能上线,这个Bug被完全放大,借贷宝的模式危机已经显现的比较清晰。但相比民间借贷中惊人的逾期率和花样百出的纠纷,以及对比O2O和移动出行创业时的各种不靠谱,借贷宝这些个问题其实也并非不能接受,你总要给新模式以时间去进化不是。

从纯信息服务角度看,借贷宝的模式尽管有这样的Bug,但这仍不失为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和商业模式。借贷宝也理应有其存在的价值。那么事情是怎么玩坏的呢?
刘教授没底裤

写了 27 篇文章,拥有财富 64,被 3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刘教授没底裤

发表于 2016-9-3 11:09:34

借贷宝现阶段的真正问题:低信用的借贷人与不高明的放贷人。在IT时报报道中,有三个重要的采访对象,文中描述了三人在接触借贷宝前的幸福生活和接触借贷宝后陷入的困境,最后一位詹姓采访对象甚至对借贷宝恨之入骨。首先要声明的是,FinWise并不赞成这种仅采访三个负面案例,就对一个平台下判断的做法。

总结下这些采访对象的金融行为,会发现除了平台的问题,这些人也许并不那么靠谱:

第三个采访对象是因为在借贷宝大量放款被逾期而陷入困境的。在报道中称其在借贷宝投入的55万元中大约54万元都被逾期了,报道中未提及其借款对象是熟人还是其他渠道找来的,但这么高的逾期比例,显然是他在评价借贷人时出了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他不在借贷宝平台放款而是换到微信平台,很大可能是一样被逾期。而且可能连电子凭证都没。

第一个和第二个采访对象是在赚利差过程中陷入困境,因为自己的担保对象逾期,产生了大量逾期费用。前文说了,在赚利差过程中,用户是要判断他人偿债能力,并用自己的信用去担保的,这本质上是给自己加杠杆的过程。金融行为总是伴随着风险,在赚利差过程中,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总结下三人的情况会发现,借贷宝固然有其问题,但更多是用户自身不靠谱造成的。但这些行为密集发生在借贷宝上,原因在哪呢?

一个原因是,借贷宝的熟人自风控、赚利差等工具,加速资金流转速度同时,也加速不良贷款的产生。这是产品和模式问题。

第二个原因应当在于,借贷宝平台的活跃用户本身也许就不优质,而且平台看上去也在导向聚集非优质用户。注意也许,FinWise并没有数据证明借贷宝的用户总体上到底信用状况如何。

优质借贷人其自有大量低利率和靠谱渠道借贷,优质放款人也自有大量理财渠道。一个可以推测的事情是,在借贷宝上频繁借款的人,有可能是其他平台上借不到钱的人。

因此在借贷宝的外在公关形象和口碑并不好的情况下,借贷宝的活跃用户更多情况下会是缺乏选择的人,而“缺乏选择”的用户更有可能是非优质用户。

换句话说,会在借贷宝这个平台活跃的,更可能是低信用的借贷人与不高明的放贷人。敢在借贷宝平台赌上身家和前途的用户,换到传统金融或民间借贷场景下,也一样不靠谱。

借贷宝的熟人自风控和赚利差等工具,其实本身就不是给普通用户用的,借贷宝平台更多是应当充当民间借贷的电子化工具,其用户本来应该是聚集一批高明的放贷人和优质但缺乏选择的借款人。

但事与愿违,因为前期的补贴策略,借贷宝涌入大量普通用户。而追求交易规模和平台活跃,又加速了种种问题。有个形容公司管理时的“死海效应”同样适用于借贷宝: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他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公司就成了能力差员工的聚集地。

同样的,外部公关形象并不好、平台高风险工具层出的借贷宝平台,其所留存活跃用户构成优质不优质、是高手还是小白,才是最大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教授没底裤

发表于 2016-9-3 11:09:55

回到开始的问题,借贷宝真的罪该万死吗?其实,在单纯的产品模式和理念上,借贷宝几乎完美符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新规,借贷宝完全将自身定义为信息的平台,也近乎完美符合“信息中介”这个要求。借贷宝不失为一个有突破性、高明的模式,说借贷宝是真正的P2P并不为过。

而IT时报的报道中所描述的问题,在民间并不罕见,借贷宝的问题其实是民间借贷问题在线上的映射。用户自风控失误、对自己信用不重视等问题,锅不在借贷宝。借贷宝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玩转这个本身不错的模式。

在用户自风控模式本身有问题的前提下,借贷宝没有提供给用户更多信息和工具去改善Bug,而是用赚利差等工具放大Bug。从运营结果看,借贷宝也没有引导自身平台和用户走向优质。借贷宝并没有实现让民间借贷更有规则和更靠谱。真正应该为借贷宝忧桑的,应该是投资人和企业经营者,以及希望看到新金融创新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