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星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理财新闻

银财苏州: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孩子理财 ...

  • 0
银财苏州: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孩子理财教育的文章,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全面最好的一篇文章,看了此文,相信会给那些为在金钱和理财上如何教育孩子感到困惑的家长,带来新的启发,同时它也是一篇非常好的实践和指导手册,可以帮助我们对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将会发生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从容科学地应对,在此推荐给每位家长。衷心感谢本文作者的分享!!如有冒犯,告知将删除。

3945716223546778714.jpg


[转]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一、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二、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三、儿童理财教育专家支招如何教孩子从小理财等

四、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

五、《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介绍

(1)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最近我国某城市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儿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在某小学课堂上,一名男生向刚来的班主任打赌说,自己身上的零花钱比老师的多,班主任不信,结果那位男生最少的一个兜里居然装了500块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自述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一般”、“困难”三种不同情况的孩子,花钱基本上都是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即使是表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仍然有不少孩子“给同学买生日、节日礼物”毫不吝啬。特别是,不少父母亲是失业或无职业者的少年儿童,他们零花钱的拥有量以及用零花钱干什么与父母在职的孩子没有多少差异。 当问到被调查者“你的零花钱通常是怎样支配﹖”,有不少儿童回答是“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父母、老师对少年儿童花钱的关心情况也是有相当部分是 “很不关心”和“不太关心”。这种情况反映出当代少年儿童的消费缺乏有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怎样让孩子学会花钱,是世界每个国家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生活中,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如何培养驾驭未来经济的人才,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但许多年来,理财教育是我们教育的盲点,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尽快补上这一课的时候了。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儿童理财教育中,美国人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经验。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金钱教育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通过切合实际的金钱教育, 美国人的孩子基本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性、经济意识以及经济事务上的管理和操作能力,这为他们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近来,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作家艾琳。加洛、乔恩。加洛所著的《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一书,全面展示了美国当今对少年儿童进行理财教育的一个大全景。

《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一书,重点从财富是一把双刃剑、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平衡的金钱个性、价值观的价值、与孩子谈论金钱、合理使用零用钱、富有不是理所当然的、给予,然后才会得到、家庭财产规划、如何在经济条件变化的时代为人父母、寻找真正的“金钱英雄”等主题介绍了当今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因此金钱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家庭的金钱教育是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的,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手段。零花钱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定值,主要依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这些开支包括:孩子正当娱乐消费的开支,如看电影和吃零食,孩子日常必需的开销,如车费、买学习用品,再增加一些额外的钱以便为存钱创造可能性。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一般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误时,家长一般不轻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再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存钱。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短暂快感的追求者,因此,家长要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要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大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而对于年长一些的孩子,让他们自己支配零花钱则可能会教他们节俭。 当今许多青少年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经济世界里,因为他们住在家里,没有太多的生活开支让他们承担。处在这种状态中的青少年,当他们长大后不得不开始自己付房租、水电费,买食物和衣服以及付交通费用时,他们会震惊而束手无策。小时候不知道家庭实际开支的孩子将被迫改变以前的消费坏习惯。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家长会让年纪大一些的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汽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一旦孩子成熟了,家长还可以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理财教育越早越好。格林斯潘曾在美联储社区事务研究会议上说,美国人“需要积累如何使用新技术的知识,也需要积累如何做出明确的财务抉择的知识”。他表认为,开展理财教育越早越好,“由中小学着手改善财务知识的基础教育有根本性的意义”,这样将能帮助年轻人避免做出不恰当的财务决定,因为这种不当决定一旦做出,往往祸害久远。“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句中国老话也指出了“算计”在生活中的无比重要性。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能挣会花”的第一步,只懂得挣钱而不会“算计”,也就是不会正确地花钱,往往最终还要感受到金钱的窘迫。“算计”一词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财”,可见理财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比不可少的。那么一个人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理 财呢?答案就是从小开始,从娃娃抓起!

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将成为21世纪孩子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著名的大财阀摩根摩根家族的鼻祖老摩根发财后,要求儿女为每月仅1美元的零花钱制定一个支出帐目;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税。相反,我们许多人在给孩子零花钱时比大富翁可大方得多,更为要命的是一些家长每个月到底给了孩子多少钱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相信老摩根和李嘉诚不是吝啬于区区几个铜板,他们是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习惯,小孩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一个全盘和长久考虑。中国古代在儿童教育上有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目的也显然不在清洁工作本身。孔夫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和做一盘摊黄菜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同样,孩时会合理安排10元钱的用途,长大后也会处理好100万、1000万。

“理财教育”从娃娃抓起,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者,而是让孩子在接受理财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学会价值判断和提高道德尺度,树立自尊、自立和责任感,促进其个性能力的良好发展,从而为其长大后独立理财和开拓一番事业打下较好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孩子终日被埋在“书堆里”,确实不知“理财”为何物。但要把“钱”与“孩子”扯在一起时,大多数中国家长也会感到困惑与异议:“对孩子谈钱?是不是过分了点儿?”“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钱’的意识,这有必要吗?”但大多数专家确信,应当让学龄前的孩子懂得钱,以及与钱相关的一切。从孩童时代起学习如何花钱,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和劳动观念意义重大。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说,孩子的兜里越早有钱,他们就能越快地适应成年后的生活。

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等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学校制定了理财教育计划,把理财教育列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现在,给孩子讲授理财之道已经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钱”的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如何处理好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到孩子11岁时,他们基本上完成了经济上的“需求与供给”课程。中学时代他们就能对各种财务运用有深入的了解并有一些社会实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曾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读书”被看成是一种完全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就是在若干年前,许多人谈到金钱,谈论财富的时候可能还会脸红。教孩子有关金钱的知识,这对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实,财富不是洪水猛兽,中国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财富问题的时候,也大可不必讳莫如深,关键一点是正确引导,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

未来孩子们将面临的生存环境及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别让孩子回避钱财世界,否则当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一接触到钱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钱怎样储蓄和怎样买便宜东西,弄不好他们可能因为不善于理财而背上债务,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麻烦百出,这将是让家长很痛心的悲剧。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银财苏州

写了 2933 篇文章,拥有财富 28350,被 24 人关注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3-3-20 21:56:21

(2)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中国传统的教育里,孩子是不能接触钱的,因为“君子,小人”。我们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资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会进入了商品社会,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对每个家庭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培养一个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是一个新的课题。

我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金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孩子认识社会如何运转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橡树搬家时,我们带着孩子参观新园,介绍财务室——我们叫做阿里巴巴山洞——时,我们说,这是爸爸妈妈来给小朋友交学费的地方,爸爸妈妈把钱交给幼儿园,然后幼儿园拿来交房租,给老师发工资,买玩具纸笔,买食品水果。平时,爸爸妈妈也应该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树上长出来的,而是工作换来的。这样,孩子也逐渐明白了工作的价值。过去,不少父母在孩子提出金钱方面的问题时,经常难以启齿,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孩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的,他们也有权利了解社会运转的这一机制,只要我们成年人坦然地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

孩子经常遇到的金钱方面的问题,往往和购买欲望有关。孩子刚会走,可能就会指着东西要这要那了,吃的啦,玩具啦,琳琅满目。我们大人经常采取的对策是:“哎呀,妈妈没带钱呀。”时间长了,孩子也变聪明了,说:“你不是有卡吗?”或者,他自己说服小店主,赊一个玩具回家来了!于是,买还是不买,成了大人和孩子之间无休止争论的焦点,也出现商场里令无数父母头痛的对峙场面。

有的父母觉得,我们小的时候那么苦,想要什么都没有,现在家境好了,孩子想要个玩具,那能有多少钱,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何况,这些玩具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呀。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再丰富的资源,有穷尽的时候。孩子正是从小时候买玩具开始,学会如何对待欲望,需要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的。无穷尽地索取的孩子,任何愿望都立刻得到满足的孩子,长大了难以胜任大事,也难以从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产生幸福感。

在耶鲁的时候,由于导师的关系,和一些香港巨富家庭子弟有接触,我感触很深。这些孩子,大多有在美国打工的经历。家里绝不是缺乏资源,可是很多孩子要自己打工挣零花钱。我曾与一位香港社会学家探讨此事,到底这是一个家族的偶然兴起,还是有意为之。他说,这是家族培养接班人的conscious strategy(精心设计的战略)。看到这些富家子弟打车专挑面的而避开夏利,在路边摊上买日用品和礼物,假期在公司里从底层做起去认真地实习,我非常钦佩他们做父母的理性和深思远虑。从小明白工作的价值和工作能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躺在祖先的树荫下乘凉,这不仅有利于家族事业的延续,对孩子将来能幸福而有价值地过一生,也至关重要。

美国有不少儿童财商教育方法,大都建议从孩子3,4岁就开始让他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有的人主张,孩子每周完成一定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洗碗,但不包括个人管理方面的事情,比如刷牙——后,大人可以给孩子固定数额的钱,比如三岁给三块钱,四岁给四块钱。也有的人主张,只要孩子没有大的失误,可以直接领取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具体采用哪种方案,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基本原则是,首先,孩子不应该马上掌握数额太高的钱,比如,爷爷奶奶给的几百元压岁钱可以用孩子的名义存到银行里,将来上大学用。其次,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鼓励孩子把每周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几周以后买个大点的玩具。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首先可以教会孩子合理分配资源。比如,我的孩子在我给他买冰淇淋的时候,每次都要买最贵的那种。后来,他有零花钱了,自己负责冰淇淋供应了,很快就弄明白如果买便宜一点的那种,他可以多享受几次。出去旅行的时候给孩子一点钱自己买东西,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同地方的物价差异,甚至弄清了汇率。

至于如何逐步教孩子管理零花钱,我们刚刚发现了一本翻译过来的书《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零用钱计划》,可供大家参考。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钱,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从小会利用资源,追求人生目的。在美国读书时接触文科的同学,发现有的同学家庭并不富裕,子弟如果依赖家庭,可能上不了这样闲逸的学科。可是有的人会先去华尔街打拼,积累一定财富之后,追随自己内心喜爱的学科。记得大学时,读到爱琴文明的再发现,德国人施里曼因为童年着迷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为了挖掘出特洛伊城来证实这个故事,他辛苦经商几十年,终于攒够了钱来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更强调伯乐,更强调三顾茅庐的有道名君,却忽略了个人的能动性。给孩子一点资源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支配,能够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动性。比如,我不给孩子买枪和一些卡通玩具,但他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他知道妈妈不大喜欢这些东西,可是如果他克制自己买冰淇淋的欲望,经过一段时间,他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当然有克制不住的时候,有买来垃圾、转眼就后悔的时候,但这是他的决定,他自己负责。作为父母,我们只在大的方面有所规定,比如不能吃饭前吃冰淇淋,如果玩具有危险性,妈妈可以有否决权,但孩子毕竟有了一个实现自己愿望的途径。

给孩子零花钱之后,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突然变得“惟利是图”,掉到钱眼儿里了!妈妈口袋里掉出的一块钱,他硬是要归为己有;买块糖,几毛钱的事,她犹犹豫豫,拿起来又放下,让老爹老妈于心不忍,觉得孩子失去了童心;更有甚者,你让他帮忙倒杯水,他要收费两元,你请他拿双拖鞋,他也要讨价还价一番。不少原来打算给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父母,到此大感受挫,也就偃旗息鼓了。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刚接触了金钱的一方面,还没有学习其他的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其他方面的好时机。别人的钱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丢了钱的人会着急的。外面拣的交给警察,家里拣的交给父母。家里的人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我们小时候比较缺乏金钱观的教育,因此遇到这些问题没有先例可循,就容易怀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其实这正是教育的过程。

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金钱观教育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孩子在接触金钱之初,有时候会非常天真地给所有东西“标价”,这时我们正好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是多少钱也不换的。太外婆留给妈妈的小盒子,别人可能觉得很不值钱,但对妈妈来说,也是多少钱都不换的,因为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妈妈小时候和太外婆度过的日子。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去放弃金钱。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会挣更多的钱,可是爸爸爱我们,想和我们一起度假,我们的假期因为爸爸的参与而更快乐,这时候我们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比金钱更重要。有些东西与金钱的多少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比如健康和快乐的心情。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会感觉到周围财富的多寡不均。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摇篮网论坛里有提问,说自己家远不如弟弟家富裕,怕自己的孩子感觉心理不平衡。大家觉得难答,网管给我打电话请我去答。我发帖说,说到底,除了全球首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在经济条件上比某些人差,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首先我们成年人对此要看得透,要处之泰然。其次,要告诉孩子别人的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自己的努力、别人的帮助,当然也有机会的原因。让孩子学习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成功,用他人——尤其是自己亲人的成功鼓励孩子将来去努力和效仿。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家的特点,哪怕只是很小的特点,但有别于他人,让孩子以此为荣,建立自己家庭的家风和传统,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我们小时候,在衣着方面父母对我们非常苛刻。我母亲对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家教传统很严,爸爸妈妈小时候都是学校里衣着最差而成绩最好的。这句话在我们姐弟三人身上一一实现。而且让我们骄傲的是,在某些方面,如文体器材,他们肯给我们最好的,如果我们努力。我今天不会再让孩子在衣着方面差得突出,但我很坦然地告诉他,别人有的东西你不可能都有,因为你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有的东西太贵,妈妈买不起;有的东西妈妈不想买,因为想把钱花在更重要的地方;这个月你只能买一个玩具,因为这是我家的规矩。这些问题,我觉得绝不仅仅是一个大人省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培养磨练孩子心性、教孩子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逐步认识到,金钱不是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除了金钱,还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长等等很多标准。孩子常常天真地进行比较,你家的车是什么牌子,我家的车是什么牌子,这不是洪水猛兽,这是孩子正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周围的成年人如何去进行解释。你简单地说,他们家有钱,所以他们家的车贵,那么给孩子的是一种引导;你给孩子说明性能、外型、节能、方便、车主对车的依恋感情等其他方面的考虑,这时候孩子接触到的价值观就更多元,金钱就不会成为唯一的标准。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让孩子有健康的金钱观,周围成年人的心态和引导方法非常重要。我有一个做法,就是常带我们的老师去比较好一点的餐馆,但是点非常简单的菜。有人以为我是让老师“提高品位”,其实不对,我们为的是锻炼定力。我常和老师们说:“要能够在富人面前坦然地做一个穷人。”同时我们培训教师如何去正确引导孩子。大千世界,缤纷多彩,能够坦然地对待财富方面的差距,同时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对孩子将来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教孩子认识金钱的局限性的同时,要教孩子分享。我们的传统哲学里非常强调物极必反,强调盈亏之间的交替。记得当初看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在成为拯救清庭的中流砥柱、权势炙手可热之际,诚惶诚恐,把书斋命名为“求缺斋”,并吩咐家人通过救济穷困族人、捐设族产等方式系统地“散财”。曾国藩最终能极为罕见地全身而退,而且子孙昌盛,颇有建树,与他的这种家教哲学有直接关系。

国外不少关于富裕家庭育儿的书籍也反复强调富裕家庭尤其应该教子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向大家推荐一本<Silver Spoon Kids>,刚有了中文译本,叫《富孩子》,大量篇幅讲了这个道理。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不需要为生存努力,长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动力,也需要从生存之外的事业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美国不少“贵族学校”是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中产以上的家庭子弟大量参加和平队等志愿者组织,认识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与其他阶层的交往中得到锻炼,同时从为他人服务当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父母也籍着孩子的兴趣而成为各种公益组织的捐款人,使财富在社会中良性流动,各尽所能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达到更长时期的社会稳定。财富的积聚只是一个方面,而财富的使用更是一门学问。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论题也会迅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小橡树从一开始就以微薄之力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拍卖、义演、捐赠、义卖,也是出于这些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3-3-20 21:56:32

楼主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孩子理财教育的文章,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全面最好的一篇文章,看了此文,相信会给那些为在金钱和理财上如何教育孩子感到困惑的家长,带来新的启发,同时它也是一篇非常好的实践和指导手册,可以帮助我们对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将会发生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从容科学地应对,在此推荐给每位家长。衷心感谢本文作者的分享!!如有冒犯,告知将删除。

[转]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一、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二、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三、儿童理财教育专家支招如何教孩子从小理财等

四、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

五、《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介绍

(1)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最近我国某城市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儿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在某小学课堂上,一名男生向刚来的班主任打赌说,自己身上的零花钱比老师的多,班主任不信,结果那位男生最少的一个兜里居然装了500块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自述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一般”、“困难”三种不同情况的孩子,花钱基本上都是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即使是表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仍然有不少孩子“给同学买生日、节日礼物”毫不吝啬。特别是,不少父母亲是失业或无职业者的少年儿童,他们零花钱的拥有量以及用零花钱干什么与父母在职的孩子没有多少差异。 当问到被调查者“你的零花钱通常是怎样支配﹖”,有不少儿童回答是“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父母、老师对少年儿童花钱的关心情况也是有相当部分是 “很不关心”和“不太关心”。这种情况反映出当代少年儿童的消费缺乏有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怎样让孩子学会花钱,是世界每个国家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生活中,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如何培养驾驭未来经济的人才,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但许多年来,理财教育是我们教育的盲点,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尽快补上这一课的时候了。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儿童理财教育中,美国人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经验。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金钱教育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通过切合实际的金钱教育, 美国人的孩子基本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性、经济意识以及经济事务上的管理和操作能力,这为他们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近来,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作家艾琳。加洛、乔恩。加洛所著的《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一书,全面展示了美国当今对少年儿童进行理财教育的一个大全景。

《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一书,重点从财富是一把双刃剑、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平衡的金钱个性、价值观的价值、与孩子谈论金钱、合理使用零用钱、富有不是理所当然的、给予,然后才会得到、家庭财产规划、如何在经济条件变化的时代为人父母、寻找真正的“金钱英雄”等主题介绍了当今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因此金钱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家庭的金钱教育是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的,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手段。零花钱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定值,主要依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这些开支包括:孩子正当娱乐消费的开支,如看电影和吃零食,孩子日常必需的开销,如车费、买学习用品,再增加一些额外的钱以便为存钱创造可能性。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一般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误时,家长一般不轻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再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存钱。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短暂快感的追求者,因此,家长要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要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大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而对于年长一些的孩子,让他们自己支配零花钱则可能会教他们节俭。 当今许多青少年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经济世界里,因为他们住在家里,没有太多的生活开支让他们承担。处在这种状态中的青少年,当他们长大后不得不开始自己付房租、水电费,买食物和衣服以及付交通费用时,他们会震惊而束手无策。小时候不知道家庭实际开支的孩子将被迫改变以前的消费坏习惯。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家长会让年纪大一些的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汽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一旦孩子成熟了,家长还可以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理财教育越早越好。格林斯潘曾在美联储社区事务研究会议上说,美国人“需要积累如何使用新技术的知识,也需要积累如何做出明确的财务抉择的知识”。他表认为,开展理财教育越早越好,“由中小学着手改善财务知识的基础教育有根本性的意义”,这样将能帮助年轻人避免做出不恰当的财务决定,因为这种不当决定一旦做出,往往祸害久远。“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句中国老话也指出了“算计”在生活中的无比重要性。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能挣会花”的第一步,只懂得挣钱而不会“算计”,也就是不会正确地花钱,往往最终还要感受到金钱的窘迫。“算计”一词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财”,可见理财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比不可少的。那么一个人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理 财呢?答案就是从小开始,从娃娃抓起!

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将成为21世纪孩子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著名的大财阀摩根摩根家族的鼻祖老摩根发财后,要求儿女为每月仅1美元的零花钱制定一个支出帐目;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一部分,名曰所得税。相反,我们许多人在给孩子零花钱时比大富翁可大方得多,更为要命的是一些家长每个月到底给了孩子多少钱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相信老摩根和李嘉诚不是吝啬于区区几个铜板,他们是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习惯,小孩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一个全盘和长久考虑。中国古代在儿童教育上有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目的也显然不在清洁工作本身。孔夫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和做一盘摊黄菜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同样,孩时会合理安排10元钱的用途,长大后也会处理好100万、1000万。

“理财教育”从娃娃抓起,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者,而是让孩子在接受理财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学会价值判断和提高道德尺度,树立自尊、自立和责任感,促进其个性能力的良好发展,从而为其长大后独立理财和开拓一番事业打下较好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孩子终日被埋在“书堆里”,确实不知“理财”为何物。但要把“钱”与“孩子”扯在一起时,大多数中国家长也会感到困惑与异议:“对孩子谈钱?是不是过分了点儿?”“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钱’的意识,这有必要吗?”但大多数专家确信,应当让学龄前的孩子懂得钱,以及与钱相关的一切。从孩童时代起学习如何花钱,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和劳动观念意义重大。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说,孩子的兜里越早有钱,他们就能越快地适应成年后的生活。

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等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学校制定了理财教育计划,把理财教育列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现在,给孩子讲授理财之道已经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钱”的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如何处理好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到孩子11岁时,他们基本上完成了经济上的“需求与供给”课程。中学时代他们就能对各种财务运用有深入的了解并有一些社会实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曾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说,“读书”被看成是一种完全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就是在若干年前,许多人谈到金钱,谈论财富的时候可能还会脸红。教孩子有关金钱的知识,这对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实,财富不是洪水猛兽,中国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财富问题的时候,也大可不必讳莫如深,关键一点是正确引导,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

未来孩子们将面临的生存环境及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别让孩子回避钱财世界,否则当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一接触到钱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钱怎样储蓄和怎样买便宜东西,弄不好他们可能因为不善于理财而背上债务,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麻烦百出,这将是让家长很痛心的悲剧。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2)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中国传统的教育里,孩子是不能接触钱的,因为“君子,小人”。我们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资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会进入了商品社会,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对每个家庭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培养一个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是一个新的课题。

我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金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孩子认识社会如何运转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橡树搬家时,我们带着孩子参观新园,介绍财务室——我们叫做阿里巴巴山洞——时,我们说,这是爸爸妈妈来给小朋友交学费的地方,爸爸妈妈把钱交给幼儿园,然后幼儿园拿来交房租,给老师发工资,买玩具纸笔,买食品水果。平时,爸爸妈妈也应该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树上长出来的,而是工作换来的。这样,孩子也逐渐明白了工作的价值。过去,不少父母在孩子提出金钱方面的问题时,经常难以启齿,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孩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的,他们也有权利了解社会运转的这一机制,只要我们成年人坦然地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

孩子经常遇到的金钱方面的问题,往往和购买欲望有关。孩子刚会走,可能就会指着东西要这要那了,吃的啦,玩具啦,琳琅满目。我们大人经常采取的对策是:“哎呀,妈妈没带钱呀。”时间长了,孩子也变聪明了,说:“你不是有卡吗?”或者,他自己说服小店主,赊一个玩具回家来了!于是,买还是不买,成了大人和孩子之间无休止争论的焦点,也出现商场里令无数父母头痛的对峙场面。

有的父母觉得,我们小的时候那么苦,想要什么都没有,现在家境好了,孩子想要个玩具,那能有多少钱,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何况,这些玩具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呀。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再丰富的资源,有穷尽的时候。孩子正是从小时候买玩具开始,学会如何对待欲望,需要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的。无穷尽地索取的孩子,任何愿望都立刻得到满足的孩子,长大了难以胜任大事,也难以从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产生幸福感。

在耶鲁的时候,由于导师的关系,和一些香港巨富家庭子弟有接触,我感触很深。这些孩子,大多有在美国打工的经历。家里绝不是缺乏资源,可是很多孩子要自己打工挣零花钱。我曾与一位香港社会学家探讨此事,到底这是一个家族的偶然兴起,还是有意为之。他说,这是家族培养接班人的conscious strategy(精心设计的战略)。看到这些富家子弟打车专挑面的而避开夏利,在路边摊上买日用品和礼物,假期在公司里从底层做起去认真地实习,我非常钦佩他们做父母的理性和深思远虑。从小明白工作的价值和工作能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躺在祖先的树荫下乘凉,这不仅有利于家族事业的延续,对孩子将来能幸福而有价值地过一生,也至关重要。

美国有不少儿童财商教育方法,大都建议从孩子3,4岁就开始让他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有的人主张,孩子每周完成一定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洗碗,但不包括个人管理方面的事情,比如刷牙——后,大人可以给孩子固定数额的钱,比如三岁给三块钱,四岁给四块钱。也有的人主张,只要孩子没有大的失误,可以直接领取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具体采用哪种方案,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基本原则是,首先,孩子不应该马上掌握数额太高的钱,比如,爷爷奶奶给的几百元压岁钱可以用孩子的名义存到银行里,将来上大学用。其次,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鼓励孩子把每周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几周以后买个大点的玩具。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首先可以教会孩子合理分配资源。比如,我的孩子在我给他买冰淇淋的时候,每次都要买最贵的那种。后来,他有零花钱了,自己负责冰淇淋供应了,很快就弄明白如果买便宜一点的那种,他可以多享受几次。出去旅行的时候给孩子一点钱自己买东西,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同地方的物价差异,甚至弄清了汇率。

至于如何逐步教孩子管理零花钱,我们刚刚发现了一本翻译过来的书《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零用钱计划》,可供大家参考。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钱,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从小会利用资源,追求人生目的。在美国读书时接触文科的同学,发现有的同学家庭并不富裕,子弟如果依赖家庭,可能上不了这样闲逸的学科。可是有的人会先去华尔街打拼,积累一定财富之后,追随自己内心喜爱的学科。记得大学时,读到爱琴文明的再发现,德国人施里曼因为童年着迷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为了挖掘出特洛伊城来证实这个故事,他辛苦经商几十年,终于攒够了钱来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更强调伯乐,更强调三顾茅庐的有道名君,却忽略了个人的能动性。给孩子一点资源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支配,能够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动性。比如,我不给孩子买枪和一些卡通玩具,但他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他知道妈妈不大喜欢这些东西,可是如果他克制自己买冰淇淋的欲望,经过一段时间,他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当然有克制不住的时候,有买来垃圾、转眼就后悔的时候,但这是他的决定,他自己负责。作为父母,我们只在大的方面有所规定,比如不能吃饭前吃冰淇淋,如果玩具有危险性,妈妈可以有否决权,但孩子毕竟有了一个实现自己愿望的途径。

给孩子零花钱之后,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突然变得“惟利是图”,掉到钱眼儿里了!妈妈口袋里掉出的一块钱,他硬是要归为己有;买块糖,几毛钱的事,她犹犹豫豫,拿起来又放下,让老爹老妈于心不忍,觉得孩子失去了童心;更有甚者,你让他帮忙倒杯水,他要收费两元,你请他拿双拖鞋,他也要讨价还价一番。不少原来打算给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父母,到此大感受挫,也就偃旗息鼓了。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刚接触了金钱的一方面,还没有学习其他的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其他方面的好时机。别人的钱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丢了钱的人会着急的。外面拣的交给警察,家里拣的交给父母。家里的人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我们小时候比较缺乏金钱观的教育,因此遇到这些问题没有先例可循,就容易怀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其实这正是教育的过程。

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金钱观教育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孩子在接触金钱之初,有时候会非常天真地给所有东西“标价”,这时我们正好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是多少钱也不换的。太外婆留给妈妈的小盒子,别人可能觉得很不值钱,但对妈妈来说,也是多少钱都不换的,因为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妈妈小时候和太外婆度过的日子。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去放弃金钱。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会挣更多的钱,可是爸爸爱我们,想和我们一起度假,我们的假期因为爸爸的参与而更快乐,这时候我们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比金钱更重要。有些东西与金钱的多少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比如健康和快乐的心情。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会感觉到周围财富的多寡不均。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摇篮网论坛里有提问,说自己家远不如弟弟家富裕,怕自己的孩子感觉心理不平衡。大家觉得难答,网管给我打电话请我去答。我发帖说,说到底,除了全球首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在经济条件上比某些人差,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首先我们成年人对此要看得透,要处之泰然。其次,要告诉孩子别人的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自己的努力、别人的帮助,当然也有机会的原因。让孩子学习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成功,用他人——尤其是自己亲人的成功鼓励孩子将来去努力和效仿。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家的特点,哪怕只是很小的特点,但有别于他人,让孩子以此为荣,建立自己家庭的家风和传统,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我们小时候,在衣着方面父母对我们非常苛刻。我母亲对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家教传统很严,爸爸妈妈小时候都是学校里衣着最差而成绩最好的。这句话在我们姐弟三人身上一一实现。而且让我们骄傲的是,在某些方面,如文体器材,他们肯给我们最好的,如果我们努力。我今天不会再让孩子在衣着方面差得突出,但我很坦然地告诉他,别人有的东西你不可能都有,因为你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有的东西太贵,妈妈买不起;有的东西妈妈不想买,因为想把钱花在更重要的地方;这个月你只能买一个玩具,因为这是我家的规矩。这些问题,我觉得绝不仅仅是一个大人省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培养磨练孩子心性、教孩子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逐步认识到,金钱不是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除了金钱,还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长等等很多标准。孩子常常天真地进行比较,你家的车是什么牌子,我家的车是什么牌子,这不是洪水猛兽,这是孩子正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周围的成年人如何去进行解释。你简单地说,他们家有钱,所以他们家的车贵,那么给孩子的是一种引导;你给孩子说明性能、外型、节能、方便、车主对车的依恋感情等其他方面的考虑,这时候孩子接触到的价值观就更多元,金钱就不会成为唯一的标准。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让孩子有健康的金钱观,周围成年人的心态和引导方法非常重要。我有一个做法,就是常带我们的老师去比较好一点的餐馆,但是点非常简单的菜。有人以为我是让老师“提高品位”,其实不对,我们为的是锻炼定力。我常和老师们说:“要能够在富人面前坦然地做一个穷人。”同时我们培训教师如何去正确引导孩子。大千世界,缤纷多彩,能够坦然地对待财富方面的差距,同时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对孩子将来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教孩子认识金钱的局限性的同时,要教孩子分享。我们的传统哲学里非常强调物极必反,强调盈亏之间的交替。记得当初看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在成为拯救清庭的中流砥柱、权势炙手可热之际,诚惶诚恐,把书斋命名为“求缺斋”,并吩咐家人通过救济穷困族人、捐设族产等方式系统地“散财”。曾国藩最终能极为罕见地全身而退,而且子孙昌盛,颇有建树,与他的这种家教哲学有直接关系。

国外不少关于富裕家庭育儿的书籍也反复强调富裕家庭尤其应该教子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向大家推荐一本<Silver Spoon Kids>,刚有了中文译本,叫《富孩子》,大量篇幅讲了这个道理。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不需要为生存努力,长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动力,也需要从生存之外的事业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美国不少“贵族学校”是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中产以上的家庭子弟大量参加和平队等志愿者组织,认识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与其他阶层的交往中得到锻炼,同时从为他人服务当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父母也籍着孩子的兴趣而成为各种公益组织的捐款人,使财富在社会中良性流动,各尽所能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达到更长时期的社会稳定。财富的积聚只是一个方面,而财富的使用更是一门学问。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论题也会迅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小橡树从一开始就以微薄之力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拍卖、义演、捐赠、义卖,也是出于这些考虑。

(3)儿童理财教育专家支招如何教孩子从小理财

儿童理财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并让孩子进行适当尝试。带孩子去商店时,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这样既能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实际价值,又能锻炼孩子的胆识。&nbsp;&nbsp;&nbsp;&nbsp;此外,家长还可与孩子一起讨论怎样用钱,把省下来的零花钱、压岁钱等存入专门的账户,将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逐渐地教授给孩子,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和能力。(实习生陈定 记者李艳秋)(来源:新闻晨报)

从小调教理财观念

英国心理学家曾经对一百名三至八岁的儿童进行调查,询问他们钱从哪里来的?

第一类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口袋里掏出来的;第二类答案是:钱是银行给的;第三类答案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二十巴仙的儿童会说,钱是工作赚来的。 由此可见,竟有那么多的孩子不知道金钱的来处。

每当孩子们要求父母买东西,通常都是见到父母通过刷卡及自动提款机提款,也难怪他们不懂得钱是父母辛若工作赚来的。

如今,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等一些国家,已开始在学校制定理财教育计划,甚至把理财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

由此看来,西方国家对理财知识甚为重视,而且积极地推广并实行。

美国丹佛市专门为青少年开设了一家银行。目前,该银行已经吸收储户一万七千个,客户年龄平均才九岁,最大的不超过二十二岁。这家世界独一无二的银行,创办人是比尔。丹尼尔。随着这家银行的出现,亦标志着美国的财经教育正在进入低龄化。

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金钱的概念。到了十一岁,孩子基本上完成了经济上的「需求与供给」的课程。来到中学时代,他们就能对各种财务运用有深入的了解并有一些社会实践。为了让儿童尽早学会理财,美国教育部赞助全国卅四州的三千所中小学生家长,参加了一项庞大的储蓄计划,名为「为美国而储蓄」计划,以创造新一代储户。

美国银行信用卡持有者总干事格里德特韦勒说,「一九九三年,美国有将近一百万人提出个人破产申请。如果不给儿童讲解有关钱和信贷问题,他们进入社会后可能会麻烦百出。」

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信用卡肆意挥霍,之后才发现无力负担分期付款的高额利息,结果变成「负债一族」,有些甚至会因此走向犯罪的道路。

根据美国消费者联合会的统计数字,在八千万拥有信用卡的家庭中,平均每家未还清的欠款高达六千至七千美元(折约二万二千八百至二万六千六百零吉),且当中不乏是由于孩子盲目消费而造成。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它人取代你。」

如果要让银行、债主、警方,甚或骗子来进行这项教育,这恐怕不会是项愉快的经验。

因此,别把发给孩子零用钱当列行公事,教导孩子们如何管理手上金钱,并赋予他们理财的责任才是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3-3-20 21:57:02

(4)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帐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能够为自己拟定短期和眼下的财务目标,如星期五晚上租盘录像带,到夏天买个新的CD机,计算简单的利息,编写和修改预算。

17岁能比较各种储蓄和投资方式的风险和回报,比较年利率,以便决定把钱存在哪里,从谁那里借钱。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5)《富孩子——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介绍

作者的话:无论你是穷还是富,抚养孩子都是一个挑战。如果你是一个穷人,同时打两份工挣钱养家,居住条件恶劣,还要担心社区里的犯罪和吸毒问题,那么你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富人就一定能把孩子培养好。如果你很有钱,而且过着十分舒适的生活,那么你就会很容易放松警惕。把孩子送进高级学校和为他们购置各种高档商品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金钱方面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你必须有所警惕,并且随时采取必要的行动。

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家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和财富的狂热追求。在当今社会里,很少有人会对“炫耀”感到不安。在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父亲或母亲会在孩子16岁生日的时候给他买一辆豪华跑车作为礼物,也几乎没有人会带着自己不满10岁的孩子周游世界。那个时候,商业广告、电视节目和电影也不曾像现在这样疯狂地宣扬超前消费。当然,在那个时候,根本还没有出现所谓的“网络新贵”

我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积累财富的同时,要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这种责任体现在不仅要让孩子的成长避免金钱的侵蚀,而且要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式来使用金钱。

如果我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看到这本书的话,我们也许可以少犯许多错误。我们希望你能从我们的调查研究和观点中找到适用于自己的东西,从我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希望你能成为最称职的父亲或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银财苏州

发表于 2013-3-20 21:57:20

目录

第一章 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功利主义已经不是一个新事物,但在从前,他却一直受到许多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的有效抵制。而这些传统美德在今天的同化力已被大大削弱了。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无法认识到真诚和善良的重要性,无法建立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一旦天平上正义的砝码被取下来,孩子就会无可挽回地滑想邪恶。

第二章 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其发育成长过程中,拥有一个温馨而又安全的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孩子如果缺乏“安全依恋”,他会时刻以一种防备的心态注视这个世界。他的这种不安全感会影响到他的一些重要的社会关系,包括他与金钱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帮助孩子建立平衡的金钱个性

每个人的金钱个性都包括以下三个要素:金钱的赚取、花费和管理。它的形式决定了幼年时期搜集到的所有关于金钱价值的信息。一般来说,只要父母对金钱个性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很有可能拥有安全和稳定的金钱个性。

第四章 价值观的价值

有些时候,金钱和财富会使我们的价值在金钱问题上产生扭曲,或者说产生了双重标准,使我们在相信某个原则的同时却不照章办事,我们的脑子里可能会形成一种虚拟的生活方式,我们按照这个方式生活着,但那却不是真正的自我。

第五章 与孩子谈论金钱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谈论金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还有些父母把这种交流简单化。而作为孩子,要想理解和接受这些抽象概念也实在很难。心理学家发明了一些简单的测试法。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帮助低年龄层的孩子建立对于金钱的简单概念。

第六章 合理使用零用钱

乍看起来,给孩子零用钱是在宠孩子,但其实这和用在其他领域的金钱一样,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支撑,就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第七章 富有不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的孩子无论从理智上还是情感上,都需要明白富裕的生活带给他们的优越是许多人得不到的。如果他们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就会把成功归功于他们天生的才能,而认为那些穷人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自己无能。这种认识会让他们变得自恋并丧失同情心。

第八章 给予,然后才会得到

富足的孩子能得到很多东西,这样他们可能就会专注于自己的需求而不关心他人。博爱能帮助他们分散对自己的关注。他们会感到做好事的力量。这是治疗在富足物质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可能滋生的特权和贪婪的良药。

第九章 家庭财产规划

让你的孩子尽早对钱财管理产生兴趣。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对生活有所追求,不管是完成学业、参加军队、游泳还是成为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否则你的孩子会变得毫无志向。而无聊和金钱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公然违抗父母的传统价值观。

第十章 如何在经济条件变化的时代为人父母

如果你大学毕业的孩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20岁的孩子从大学辍学,并且他喜欢住在家里,喜欢晚睡,喜欢通宵晚会。你不要再责备自己了。你要给已经成年的孩子断奶,减少对他的帮助。

第十一章 寻找真正的“金钱英雄”

发现一些金钱英雄,并将他们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这一点变得越来越重要。正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很多富有的名人、运动员及公司经理都是模范公民,他们用自己的钱改善着我们所居住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